当前位置: 首页  相关政策  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  

                   2010-10-19 13:19:07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2010年第10 编辑:

 

2010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把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任务。《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我们怎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答案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内涵,这是提高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树立并形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的归宿;人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就是要看到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具有巨大生命活动潜力的、还没有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未成年的人,使学生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健康成长是他们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具体一点说,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运动文化水平,学会合作与竞争,经历挫折与成功,感受面对和担当,体验乐趣,学会守则和尊重等等,既是他们成长过程的需要,也是人生经历的必须。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主动地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就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也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

二、必须明确体育学科的性质和功能

学校教育各学科都有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功能,但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共同的任务——提高教育质量,另一个是共同的目标——育人。体育学科教学首先应该在完成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这个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教育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育人的目标。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一定要把体育课上成符合体育学科性质的体育课,而不是上成与体育课貌合神离的异化课,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按照这个性质上好体育课是体育教师的专务。衡量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好坏的基础是体育课是否符合体育学科性质和基本功能。

三、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运动实践作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作用

教会学生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前提或者说是载体。体育学习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既是体育教学目标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准确的认识。
但是,我们要客观看待运动技术的载体作用,不能把运动技术作为教学的惟一目的。现在要防止在运动技术教学问题上走“Z”字路,从只教运动技术走向淡化运动技术,再反过来过分强化运动技术,这样摇摆对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十分不利。我们必须强调运动技术的载体作用。但只强调载体还不行,还要充分认识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这在新时期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因为,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顽强、坚忍不拔,用良好的心态对待胜负、对待成功与挫折、体验乐趣、学会悦纳别人,学会欣赏等许多优秀品质。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敢于面对、敢于担当。体育具有这种功能,深入挖掘、发挥这些功能是新时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当然,体育对学生产生的功能不是凭空而来的,学生只有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从事身体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感受,才能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丰富和升华,如果什么知识、技术都浅尝辄止,学生不可能深刻体会到体育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和带来的乐趣;没有刻苦学习和成功体验,学生对这些优秀品质的体会也只能是肤浅的甚至是负面的。所以,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和培养优秀品格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因此,我们要把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作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不但要教好它,还要适当提高技术的含量和适宜的难度,与此同时,要深入探索如何把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的过程与学生行为、态度的发展结合起来,探索如何把健身性和教育性结合起来,探索如何把教师想的目标变成学生学的目标,变成学生自觉的、具体的学习行为。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学才能有内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才能够深入到教学的核心——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

四、深入研究学生,实现学生真正的发展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基础是深入的研究学生。研究我们的学生才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宜性,只有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如何判断最合适的教学?就是要遵循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加强对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心理发展规律、动作发展规律、技能形成规律、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规律和体育学习规律的研究。当前,对这些规律的研究不够是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不够高的原因之一。深入研究学生是实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真正发展的基础。因为,只有更深刻地认识学生,才能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与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

五、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和性别差异是体育课教学独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良好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平衡、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是提高学生体育基本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体育课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要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时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态度和习惯等基础。近些年许多科学研究证明,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明显下降,虽然原因很多,体育课教学运动负荷严重不足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如果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再缺乏必要的、适宜的运动负荷,学生没有基本的身体素质,又谈何使学生在高中毕业的时候较好地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呢?今天的体育课堂决定未来中华民族健康素质不是一句空话,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这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应有之意。

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有好教师,才有好学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最基本的是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强调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排斥、否定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和教师对立起来的二元对立的思想方法无助于我们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与学双方,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主要方面;从学的角度看,在教师的启发、教导下,学生是主要方面;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缺少任何一方也不能构成教学,教与学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生成、相互提升的关系。

当前,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背景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具体的,表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是否合理有效;从教学环节来看,教师教态的好坏,讲解语言是否清晰,内容讲解是否精炼、感人,示范、保护、帮助的时机和方法是否准确、恰到好处,学习难点与教学重点解决的是否有效,场地器材的设计是否合理、安全,提问、设疑、引导、帮助是否能准确把握时机和火候,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节奏的把握、运动负荷控制等等,都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了,体育课上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才能更好地发生。

教学不像盖大楼,影响教学质量的内外因素十分复杂。我们只有在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这个核心,探索和遵循体育教与学的基本规律;紧紧围绕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在研究学生上下功夫、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教学环节上下功夫、在教学细节上下功夫;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实事求是,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使每节体育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收获,把我们的体育课上成有生命的体育课,学生真心喜欢的体育课,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体育课,把体育课上得更有内涵,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耿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