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共青团东华大学委员会颁布2024年师生暑期社会实践获奖名单,体育部《青春向党,赓续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圆满完成,表现突出,获评优秀项目。指导教师刘晨曦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项目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中国女排用矢志不渝的坚守和扎扎实实的拼搏铸就的女排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春向党,赓续精神》师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在体育部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刘晨曦担任指导兼带队教师,纺织学院周润知同学担任项目负责人,凝聚东华大学排球队队员,以“践行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女排精神”为主题,加强女排精神文化渗透和创新,通过东华大学排球队深入棠张中学海棠花俱乐部,在“学、练、赛”一体化课堂深入交流,在排球课堂与训练的实践中深化对体育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探讨女排精神融入校园排球课程实现方法。提升新时代女排精神在传播过程中的亲和力、生命力、感召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幸福感、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当代青少年坚强意志品质、竞争与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用实际行动弘扬女排精神,展现新时代东华青年的青春风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践过程
1.身体力行,感悟女排精神
2024年7月12日,东华大学排球队赴徐州市铜山区棠张中学实践团以“践行党的精神谱系,传承女排精神”为主题,用实际行动弘扬女排精神,展现新时代东华大学青年的青春风采。

图为刘琪教练指导队员进行力量训练
期间,东华大学排球队实践团队与徐州海棠花排球俱乐部女排队员们进行了基础技术打磨、专业学习以及力量积蓄。队员们在每一细节上都追求卓越,无论是发球、接发球、还是传球,都力求完美,细致入微地提升每一个动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图为我校排球队实践团成员与棠张中学女排队员身体素质训练
本次实践活动,东华大学排球队实践团成员与棠张中学排球运动员们进行对抗交流赛。在比赛过程中,双方都尊重对手、全力以赴、敢拼敢打。在感受过专业排球训练体系后,我校实践团成员收获颇多,不仅在场上能够随机应变、快速反应,还能从运动员们的一声声口号中体会女排精神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图为宋爱菊教练指导现场
这样的高强度、高质量训练不仅要求队员们在技术上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还要求他们在心理上突破自己的瓶颈。他们每天都在汗水和努力中摸索前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团队精神。切实体会到女排精神中“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深刻内涵。通过实践,团队成员们不仅感受到了个人成长的喜悦,更明白了集体荣誉的重要性。他们在共同的奋斗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团队力量。
2.学习交流,弘扬女排精神
在训练后的棠张中学队员的晚自习时间,实践团成员把自己东华校园中学习的专业课知识与相关排球知识结合,如《夺冠》与女排精神探讨(思政类)、速干球衣、护膝的面料选择(纺织类)、场地布置使用的地胶原理(物理类)、比赛排球使用的气压原理和球皮材质选择(机械类)等,开展了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宣传交流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宣讲
分享交流之后,团队成员们对女排姑娘们的功课进行辅导。女排姑娘们纷纷主动请教问题,团队成员们热情回应,用自己所学知识,为女排姑娘们答疑解惑,助力她们更上一层楼。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棠张中学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3.参观实践,传承红色基因
排球队除训练技术、战术、心理外,体能也是重点内容。充沛的体能,有助于提高训练质量,也有助于关键比赛和关键球的发挥。
为了促进团队建设,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历史文化知识,陶冶情操,带队教师从情景和形式上采用一些变化——以“City walk文化漫步”为主题,进行了一场户外体能拉练。7月14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在带队教师的带领下,从马市街出发到户部山,再到戏马台、云龙山、最后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塔。

图为东华大学排球队实践团成员爬云龙山

图为东华大学排球队实践团成员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
本次实践之旅无疑将成为东华大学排球队实践团成员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